第(1/3)页 药阁讲堂前,晨风拂过竹帘,卷起一缕药香。 百名弟子肃立于阶下,手持《药理通则》,衣襟染尘,眼底却燃着不灭的光。 他们不知师尊已三日未醒,只知今日开讲,无人敢迟,无心敢怠。 这不止是授业,是朝圣。 云知夏缓步登台,脚步虚浮,却稳如磐石。 小竹扶她落座,指尖触到她腕脉时微微一颤——依旧空荡,经络如枯井,药感断得彻底。 台下有人垂首,有人咬唇,有人悄然抹泪。 他们敬仰的那位能凭一指判生死、以银针破沉疴的药阁之主,再也摸不到脉了。 静默中,云知夏闭目,指尖轻抬,缠绕着那一缕未曾熄灭的心火。 那火无形无质,却在她识海深处跳跃如星,是昨夜千万人执灯诵誓时汇聚的魂焰。 她探向铜盘中的清水。 水波微漾,却无回应。 从前她以药感引百草之息,察病患脉动如听丝竹;如今五感尽闭,天地无声。 可就在她将坠入黑暗之际,心火忽地一震! 不是脉搏,不是呼吸——是心跳。 遥远之处,有生命在搏动。 豫州山村,一名小儿高热不退,蜷缩在草席上抽搐,母亲跪地哭喊; 江南水乡,产妇血崩不止,床褥浸红,接生婆束手无策; 北境边关,老兵旧伤复发,寒毒入骨,彻夜哀嚎…… 三人同时濒死,三地同时绝望。 而铜盘之水,竟随这三处心跳,泛起三圈涟漪! 一圈急促如鼓,一圈绵弱如丝,一圈沉滞如铅——分毫不差! 云知夏睁眼,眸光如刃,划破沉寂。 “从前我靠手看病。”她声音不高,却压下全场悲意,“如今我靠火听心。” 她掌心一压,心火倾注铜盘。 水纹骤然暴涨,映出三地影像:小儿额头滚烫泛赤,妇人面色青白唇紫,老兵膝下黑筋蜿蜒如蛇! “你们看不见的,”她环视众人,一字一句,“火能看见。” 台下鸦雀无声,继而哗然。 有人颤抖着上前,伸手触水,竟也感知到一丝微弱跳动! 虽不如师尊清晰,却确有共鸣! “这是……共振之术?”沈青璃冲至案前,翻出《反律引录》残卷,指尖发抖,“以精神为引,借器物传讯,古籍有载,谓之‘心镜通幽’……但从未有人炼成!” 小竹猛然抬头:“师尊,您不是在诊病——您是在和天下病人‘同频’!” 云知夏颔首,目光却已投向门外。 小哑正跌跌撞撞跑来,手中捧着一幅新绘长卷。 他聋不能言,却以画记事,笔力惊人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