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表弟也说不走,这么亮堂的屋子,晚上有白炽灯,不像他房间的钨丝灯越来越暗。光线好,学习效率才能飙升。 村民家的事,知青们知道的甚少。只怪那几个伪装成工人的机器人傀儡太能干,静悄悄的无声无息就重建了一个房子。 知青们只知道最近邹萍萍回来队里一起工作,广播站换了个本土广播员,每天跟打了鸡血一样,斗志昂扬的催大家干活。 一些人还被煽动的真的卯起来干,比如王峰,干活越来越熟练,隐隐能追上农村土生土长的年轻人的干活速度。 而那些天天吃肉包子的知青烦死这个新播音员了,吃饱了没事干,敢催她们干活。 家里有钱,不想干活不行吗?又不吃她家包子,催个毛线啊。 她们非常怀念邹萍萍做广播员的时候,几个女知青跑去卫生站的小单间问了几次她什么时候回去广播室? 有这么几个人来问,邹萍萍就认为这是代表广大群众的意见。 所以,她不急,要等村长派人来请,她顺便可以提提工分待遇的问题。 她要的也不多,就按以前0.8来就行。 那天镇里卡车来送建筑材料,知青不知情更不在意,他们休息就窝在一起玩,直接忽略掉某日来过一辆卡车。 对聘礼一事知情的就村长和舅舅家,其他只以为书记姐姐家要修房子,卡车送了材料和工人来,不过没几天就走了,三天能做啥,估计就是做院子。 最近农忙,大家都很累,没空到处串门。 几个村民大致去看了下,的确是院子有变化。 听说做了蓄水池,安装了水管,以后把水放蓄水池,厨房水龙头打开水就流出来了,感觉没什么用。 好像还做了马桶,在家里拉粑粑,冲到外面粪坑里。优点就是拉粑粑就闻不到臭,其实不实用,浪费钱。 养女儿的家庭不用攒钱娶媳妇,也不用盖房子,净搞些不实际的东西,又不能吃又不能喝。 那些村民为什么不进去家里面看看?寡妇门,绝户坟,不吉利,有多远避多远。 挨她家太近,怕染上阴气,以后都生不出儿子。 这就是为什么梁引弟家住在村边山脚旁。 前几年划宅基地的时候,把她家扔在最边边靠山的地方。 这里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养鸡,养鸡就有鸡蛋。 有鸡蛋就馋上董建业,祸福相依。 梁引弟被冤死,激发了系统任务。 任务竟然引来了魂力的正主,各归各位,重获新生。 遇上渣男,焉知祸福? (本章完)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