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他的意思以后第一个儿子可以姓张继承她家香火,但一定是张小姐嫁给他,而不是他上门。 这些都还没来得及谈,就被顾大郎截胡,这些日子他心里憋屈的狠。听到他们家倒霉,他不幸灾乐祸,但总觉得是恶有恶报。 祝二跟着张公子南来北往,偶尔到京城才来看看妹妹。祝婉在府里写写画画,教些捡来的女孩子认字算数。陈飞蓬回来的时间虽然很少,二人见面就有说有笑,聊着最近的见闻和趣事,第二天再一起去义诊,任谁看来都是恩爱的模范夫妻。 春去夏来,黄桃又上季,府里忙着做罐头,阿欢的女儿能够坐着咿咿呀呀的对大家笑。祝家来信说大嫂又有了,还说二哥回去向张小姐提亲,张公子保的媒,张家同意了嫁女儿,头两个孩子不论男女都抱回去养。 二哥和张小姐的婚礼定在来年二月,祝婉等不及,入秋就跟着陈家送药材的队伍一起回到镇上。爹娘大哥大嫂看见她回来很是高兴。 但看她平坦的小腹,祝母隐隐着急,结婚快一年,命好的话孩子都能翻身。 听老二说,姑爷天天在宫里值班,十天才休息一天,还要去义诊。 这样下去,聚少离多,怀上孩子要猴年马月啊。老二却叫她别瞎操心。她能不操心吗?姑爷他娘死的早,家里没个婆婆怎么行。 祝婉回来看看就准备去湖州,她的大本营,听说已经壮大很多倍了,张行之真的很会赚钱。 听说她要去湖州,张家小姐也要跟着一起去。于是,张家姐弟,祝家兄妹,还有张行之认识的江湖朋友,一同前往湖州。 路上听说顾大郎在别人家做长工,为了供弟弟读书。一行人都说这又何必呢?张家这么有钱,也没见供出个举人。科举的路太难了,不是那个圈子,想挤进去难上加难。 同行的人都说,如果只是考秀才,平时该种地种地该做工做工,抽空看看书,慢慢考呗。很多人40多岁才考中秀才,难道白吃白喝到一把年纪,家庭条件好当然可以,如果家里要卖妹妹卖哥哥才能这样,那读书还有什么意思? (本章完)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