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郡守克制住好奇心,给陈夫人派了几个工部的助手,经过师爷点拨,郡守才后知后觉的知道陈夫人就是菊三弄公子的爱徒,安防系统就是她家贡献出来的。 所以他一早就带着工部的同僚,帮夫人一起做叫她别嫌弃。祝婉高兴都来不及,怎么会嫌弃。 古人对知识产权没什么意识,好东西,大家用,匠人只收个手工费,从来不收发明创造费。 几个工匠亲眼看着陈夫人把如此精美的图纸一笔一笔画了出来,这是上十年才有的功夫吧。 祝婉详细说了每个部位的材料,材料要求是最严格的。这就牵涉到冶炼技术。 几个工匠弄了一个多月,才按祝婉的要求备齐了材料。材料齐全,按图装就行。 装好以后,郡守亲自来看,开垦实验,随便选了一个衙役,让他坐上去,踩直线。 下面的机械不停交换,无数个小爪子深到泥巴里,不断翻出泥土,一炷香的时间一亩地就弄完了。这个速度,一天干6个时辰,可以完成12亩地。如果靠牛力,6个时辰3亩地都弄不完。 这个机械等于5头牛!地多牛少,大部分时候都是靠人力,这个机械不用吃不用喝,坏了换零件就可以。 这,这简直就是神兵利器!他要写奏折上报朝廷!菊三弄公子又添伟迹! 祝婉对这个世界随便抄袭他人研发成果很无语,但是她无力改变,只能尽她能力多帮助穷苦的人。 难怪万般皆下品,惟有读书高。读书中了科举就能当官,当官就是人上人。其他换你写书还是画图纸,手工艺还是商贩,统统都是人下人。 读书一读十几年,真的那么多熟读吗?并不是学的都是考试的技巧,怎么去破题答题。甚至能写一手好字就是好学生,造就了大量华而不实的读书人。 这些读书人并没有考中科举,也没有一官半职,游走在民间,手不能提,肩不能挑,什么事都不会做,还眼高于顶。 明年又要科举,这一次,祝家小弟,顾二和刘家4小混蛋都要参加。参加科举的人很多,而考中的人很少。 全国每三年才出一个状元,平均每年只有100个进士。大魏国4亿人口,这难道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?每个进士的背景如果摊出来看,他家一定有前辈是进士。中了进士国家就会分配官职,就可以等候在分配名单上,随时补缺,这时候就是拼背景,看是哪个老师哪个家族,前朝对应哪位大佬,后宫对应哪位嫔妃,甚至哪个皇子。真以为皇帝吃饱了没得事干,娶那么多丑八怪宫里养着,还要跟她们生儿子,每宫之主都是不同势力选出来的女人。 泥腿子出生的,能中个秀才就是天上掉馅饼。秀才见官不跪,免除各种税赋和徭役。说明了秀才是非常稀少的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