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可以说没有他老丈人就没有现在的他,只是他没有意识到老丈人对他的恩惠,或者说选择性不去在意老丈人家的恩惠。 特别是工资问题,根本都不上刘桂英原先知道的版本。上辈子杜楠生告诉她汪敏结婚后就领他的工资,绝口不谈临时工的工资是多少,更不说最困难的时候一直帮补他家。 她以前就是信了他的一面之词,才认为女儿是被他前妻教坏了。 至于汪敏,其实是外强中干,一面像传统女人依附丈夫,一面又嫌弃杜楠生家庭条件。 他们的婚姻开始就是个错误,即使止损不是坏事,坏就坏在杜楠生以后发达了,汪敏天真的以为他会好好照顾女儿。 如果杜楠生真的在乎女儿,怎么会不争取女儿的抚养权。 她上辈子一直在跟陈志超争儿子,只是她太忙,知道儿子跟着她没有跟着爸爸得到的关爱多。 这才不断的用钱弥补儿子。即使陈志超再反对,她也要不断的用钱,似乎只有钱平衡她自己心中对儿子的愧疚。 汪敏挺喜欢刘桂英,非要请她回家吃饭,这时候请客吃饭都是在家,外面多数只有小面馆之类的快餐。 上得了台面的馆子太贵,普通人还没有去馆子请客的概念。 刘桂英要的同事们先回招待所吃饭,她自己去汪敏家,不好空着手,就偷偷去旁边小卖部,准备买些水果。 这里的水果品相都不太好,和她厂里吃的差远了,超英的水果都是君灵儿提供,以进货价卖个超英。 价格便宜货好,比出口品质还要好。吃习惯了好水果,这些水果她真的有些觉得拿不出手了。 小卖部东西很少,零零散散的摆了几个货架。售货员的态度还不好,一副你爱买不爱的样子。 她实在挑不出什么好东西,打算就给她上辈子的继女包点钱算了。 随身的公文包有信封,她塞了两千块进入,她就带了这点现金。这个时候人情往来,一般都是十块,特别熟的五十。 她给的多,是想汪敏认识到金钱的距离,以后这种距离会越来越大。 距离不是问题,害怕距离才是问题。杜楠生再有钱那也是陈志超自己凭本事赚的,当他功成名就,就不是当年农村出来的临时工。 女儿是汪敏辛苦所生,但并不是杜楠生辛苦所生,不要以为她有多在乎女儿男人就会跟她一样在乎。 以后杜楠生会有年轻的老婆为他生儿子。 这些都是可遇见的事,不需要去生气,更没必要自乱阵脚。 刘桂英只买了些罐头和果珍,算是伴手礼。第一次上门,空着手很不好意思的。 汪敏和女儿住,房子不大,典型的职工宿舍,一个长长的走廊,家家户户都放着煤炉和灶台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