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刘桂英非常厌恶和痛恨这种行为,所以才一早的说明“来到超英就是一家人”,她绝对不允许这种小集体的霸行出现在超英的内部。 查,必须严查,必须彻查。不光要查,还要交由正规机关部门。 这些事情在刘桂英上辈子在很多厂里都出现过,所以在办这两个厂的时候,已经在入职合同里面写的非常清楚。 刘桂英回厂的第二天,就主持开了全场职工会议。 她说起了自己创办这个鞋厂的初衷,就是为了让所有人穿的起一双好鞋。 厂里的所有财会人员都知道,他们鞋厂在国内的盈利其实是非常微薄,只是够维持运营。 真正赚钱是他们外贸公司出口的那一块。出口的那块业务是完全和超英鞋业厂这边独立开来的。 业务独立,资金独立,结算独立,盈利当然也是独立的。 超英鞋业只是把鞋按谈好的价格卖给贸易公司,贸易公司怎么买卖,多少钱卖给谁,那是贸易公司的事情,跟超英鞋业没有关系。 超英鞋业自己建厂房,员工宿舍,办学校。这些钱全部不是走的企业账户。 换句话说,超英的所有福利都是贸易公司盈利倒贴的。 超英鞋,说白了,价格非常便宜,又耐穿,一双可以穿几年。能穿几年就说明着,产品代谢的周期很慢。 我那种穿一个季度就坏的鞋,穿坏又买一双,就能反复的赚钱。 而这种质量又好又便宜的鞋,买一双穿那么久,特别是有些老人家一双鞋可以穿20年。 作为消费者喜欢这样的产品,但作为商家是不愿意生产这样的产品。 为什么?因为赚不到钱呢。 商家要不断的推陈布新,只有新产品才能够让客户有购买欲,消费者有购买欲商家才能赚钱,商家有钱才能继续生产。 一旦商家没有钱赚,这个企业就倒闭了,那谁来生产好鞋子呢? 在老百姓的温饱时代,需要的是一双好鞋,能够一直穿的好些。 当老百姓都富裕了,追求的就是时尚和美观,一双鞋甚至只穿一次就不要了,质量再好价格再贵,也只是放在陈列室做产品。 超英鞋业创办至今差不多4年,已经卖出了20多亿双鞋。 大部分是出口,赚外汇,贸易公司的盈利一部分给了厂里的员工,一部分捐给了教育和扶贫基金。 (本章完)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