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6章 望天迎佛-《日月大明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“正是,公子..”

    那美貌女子张开嘴儿,显得十分惊讶,不过她似突然想起什么,大喜道:“奴家跟苏洛儿是闺中密友,定是苏洛儿在沈家堡,跟公子提到过奴家和小女的事,是也不是?”

    苏洛儿的交游可够广的,连李香君的娘亲也是她的闺中密友?

    “真是奇遇啊。”杨波不置可否,只是笑道。

    李丽贞又道:“确为奇遇,香君不久前生得一场大病,听闻云台山上的神佛灵验,便来敬了香火,回到苏州,香君果然病情好转,此番是来还愿的,竟遇上了杨公子,奴家对公子仰慕已久,恨不得见,此次定是神佛又显了灵,奴家今日少不得要多上几炷香。”

    “呵呵..”

    杨波摸摸鼻子,干笑几声,“如此,姐姐何不前去沈家,也好和苏洛儿一见,重徐旧情?”

    “要去,要去,奴家求之不得的呀。”

    李丽贞迭声说着要去,杨波却是饶有兴致地看向李香君。

    李香君可是大大的有名啊,她与董小宛、陈圆圆、柳如是等呗称为

    “秦淮八艳”,长大后,嫁给了个官宦子弟侯方域为妾,却被婆家嫌弃,不到三十岁,便香消玉殒了。

    她的故事被写进《桃花扇》,故事里,李香君‘义气照耀千古,羞杀须眉男子’,是说她对爱情的忠贞以及高尚的爱国情操,深得后世人喜爱。

    小姑娘天生的美人胚子,大病初愈,显得特别活泼可爱,想起她可歌可泣悲惨的一生,杨波暗自思忖,一定不让她再见那个什么侯方域,或可改变她的人生轨迹。

    只是这一世,她又该如何演绎精彩的一生呢?

    杨波把杨若菲叫来,跟李丽贞母女见了面,渡船也靠了岸,几个人结伴同游,到了正午时分,便赶到海曙楼,这里正是杨波和郑芝龙的相约见面的地方。

    海曙楼不是楼,更像是个亭子,只因全由石头所砌,修得十分雄伟高大,清晨早来的游客可在亭中观看东海日出盛景,故曰‘海曙楼’。

    郑芝龙到得早,正在附近的屏竹禅院饮茶,留下来等杨波的随从见到杨波一行人到了,便去禅院把郑芝龙叫了来。

    禅院的住持释净法师听说杨波来了,也一道前来相迎。

    此时郑芝龙的家势远未到巅峰,郑芝龙的声名也只是在闽南一带流传,而杨波在海州一带是炙手可热的大名人,都成神了,远非在海州籍籍无名的郑芝龙可比。

    释净法师见到杨波,非要杨波留下墨迹不可,禅院也好将杨波的墨迹勒石刻字,用后世的话说,这住持是在蹭热点呢。

    “咯咯..”

    杨若菲拍手叫好,催促道:“杨波,你愣着干什么,快写啊。”

    杨若菲笑得不怀好意。

    因为她很清楚,杨波的一手字跟鸡爪子挠似的,根本拿不出手,沈家堡的人都知道,杨波除非签名,杨波只用硬笔写字,这在沈家堡也传为笑谈。

    这就尴尬了。

    杨波瞅瞅郑芝龙,心道,这字本该由你老兄提啊。

    杨波眼珠一转,拉住郑芝龙的一只手,笑道:“大师,我来给你介绍一下这位远道而来的朋友,大明悍将郑芝龙,他可不简单,拳打倭寇,脚踢红夷,却对闽地的老百姓秋毫无犯,深受百姓爱戴,是个顶天立地的大英雄,这字应该由他来提。”

    后世郑芝龙确被当做民族英雄在称颂,可此时的郑芝龙被朝廷招抚不久,刚刚有了官军游击将军的名头,他以前在海上做的那些事,本质上就是个海盗头子,郑芝龙不杀平民百姓是真,可对豪门大户和官兵,他可是一点儿都没客气过。

    杨波这就有些扯了,郑芝龙很多事迹,现在还没发生呢。

    但杨波的一番话,却是让郑芝龙十分受用,当即拿起笔来,笔走龙蛇,写下“望天迎佛”四个大字。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